少林功夫的由来与介绍发布日期:2023-09-07 02:31:14
少林武术起源于金末元初时,觉远上人在西行途中来到现今的甘肃兰州,结识了西北武术高手李叟。回程途中,又认识了山西武术名家白玉峰,并将他们两人带到了少林寺。李叟教授了大小红拳、棍术和擒拿术;白玉峰传授自己的武学,并且将寺院里原有的十八手发展到了一百八十手。从此以后,少林武术开始在寺院间传承,也因此促进了少林武术的发展。
因为武艺高超,少林寺在海内外享有盛名。少林一词也成为中国武术的象征之一,比如在古龙小说中的“七大门派”中,少林是第一门派,其他门派有武当、昆仑、峨嵋、点苍、华山和海南等。
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现象,少林武术在中国广为人知,被视为一种形态文化。它不仅被用于健身、自卫和竞技,还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。
少林拳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武术体系。在明朝末年,少林拳术名家程宗猷编写的《少林棍法阐宗》中详细阐述了少林棍法的起源。元朝初年,红巾军攻击了少林寺,僧人许那罗带领众僧成功抵御了侵略者,保护了寺院的财产。之后,寺僧封许那罗为紧那罗王,奉为少林拳术的祖师爷。元朝末期,红巾军再次入侵少林寺,导致寺庙被毁,僧人逃散。等元朝乱势平定后,寺僧只剩下二十多人。后来,寺院逐渐恢复兴旺。明朝时期,武术家俞大猷和姬际可都曾到少林寺传授武功。由于少林寺是皇家寺院,所以少林拳术与其他派别不同,注重的是"禅武合一",也被称为功夫禅。
少林武功是中国武术中最具代表性、文化底蕴丰富、宗教文化内涵深厚、体系完整、权威性高、且具有新鲜感的派系,因而无疑成为中国武术的主流流派。
佛教文化对少林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,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将佛教文化的哲理与武术功夫紧密结合,以达到双方相融相互包容的最高境界。
少林武功并非由一人所创,而是融合了千百万人民的心血。少林武术经过漫长的岁月里,由中华民族众多武林高手发展传承,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。
少林武术有五大派系,分别是河南(嵩山)少林、福建少林、广东少林、峨眉少林和武当少林。每个派系又有许多小派和门派。派系繁多。从地理上来看,可以将少林派系分为北方少林和南方少林两大派系。
少林功夫的内容非常丰富,招数繁多。根据特性的不同,可以大致分为内功、外功、硬功、轻功、气功等几个方面。内功主要是通过练习元精来提升自身修为;外功和硬功通常是指锻炼身体某个局部的强力;轻功则是专门练习纵跳和超越的技艺;气功包括练习气息和养护精神方面的功法。根据技法的不同,又可以分为拳术、棍术、枪术、刀术、剑术、技击散打、器械对练等一百多种。由于历史久远,很多套路和技巧已经失传了。